1 器械管理制度
1)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器械房保持清洁整齐有序,间隔合理。各种专科器械分类放置于各专科器械柜内。利用标签及颜色标记,加强目视管理和警示标语。采用玻璃柜门设计,高透明度储存。一切物品固定放置,做到划线定位标记明确,用后归还原处。每周做好器械的保管、保养登记工作。每月再由专科组长进行一次整理、回仓。外借用物要注明去向,及时追还,保证在急需使用的情况下在30 s内找到。
2)严格执行器械交接班清点制度[1],手术器械的位置应固定,摆放应整齐;根据手术使用的频率,将器械定柜、分层摆放,标志要清楚,不得随意乱动。所有器械包内都有器械数目名称卡,便于术后清点不易丢失。手术器械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工具,其灭菌效果、数量充足、性能优良、零部件完整是保证手术进行的必要条件。
3)加强器械规范,按要求贵重器械须经两人检查、核对,防止遗失、损坏。同时为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器械打包前要逐个检查血管钳是否咬合紧密,避免术中弹开影响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打包时血管钳不能*紧扣,这样会使钳子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时间会失去弹性[1]。
4)制定严格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回收间和洗涤间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洗涤间工作流程及程序,手术室再生物品、医疗器械回收、洗涤流程,洗涤质量标准。设立了污染手术器械从回收窗口→分类台→污染物品传递车,清洁物品运送车→清洁传递窗→包装间的工作流程。
5)制定了奖罚措施,奖罚措施能提高器械的使用寿命,明显地减少了器械准备不足及遗失,完整无缺的手术器械可间接地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每台手术,为患者、医生提供了的服务,从而使手术室护士养成认真、规范的习惯,为器械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器械的保养
2.1 浸泡 每台手术结束后所用的器械在清洗前都需要进行浸泡,放入低泡多酶清洗剂浸泡2~5 min后再清洗,目的是使存留在器械表面和机械连接部位缝中的污物分解和软化,以便清洗。
2.2 清洗 清洗是去除热源,去除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降低生物负荷的方法。使用后的器械多带有血迹、脓迹和分泌物等,组织碎屑、血凝块很容易藏匿在器械的关节以及不能装拆清洗的器械内。若清洗不*,会给灭菌带来困难甚至造成灭菌失败。为使器械*清洁,将器械*浸泡在配置好的含酶清洗剂溶液内。由于酶可分解蛋白黏多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所有有机物,有能力消化所有人体分泌物,所以浸泡5~10 min后刷洗,刷子必须在水面下操作刷洗,以避免在水面上操作时四处飞溅带着污染细菌的水滴,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清洗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帽子、双层胶手套、护目镜,穿防渗漏罩袍、防水胶鞋,以防止交叉感染。预防术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器械的清洗质量是关键。选用洁消精消毒剂作为器械清洗消毒材料。它由优氯和多种合成表面活性剂和助洗剂以一定配比精制而成,化学性质稳定,兼有良好洗涤去污和杀菌消毒的双重作用。它可以有效清洗各种金属、玻璃器皿的血迹、蛋白、油腻、污垢,并能达到洁净透明、不挂水珠的程度,对玻璃及金属也无腐蚀作用。
2.3 上油 任何器械均需上油保养,因为手术器械多为铁镀铬制成,当它与气体或液体接触时就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锈蚀。微观地分析,就是潮湿的空气能使金属的表面蒙上一层极薄的水膜,空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氧化气体很易溶解在这样的水膜中形成弱酸性溶液。这时,金属面水膜就变成电解质溶液薄膜,其表面就聚集无数微型电池,如果铁的杂质不如铁元素活跃,铁就成了电池中的负极,从而加快放出自身电子而被氧化。所以,当手术器械清洗不*,就会发生金属器械的锈蚀,给洗涤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缩短使用寿命。我们一般选用医用液状石蜡油,其特点是滴度大,易擦匀,操作便利,效果好。
2.4 消毒 器械每次使用后必须由专人按规定的程序负责清洗维护与保养,将器械认真核对检查,看其是否完好无损,检查使用性能是否正常,每个关节的配件螺丝有无松动,器械尖部用塑料套管保护好,减少碰撞机会,整理完毕核对数目消毒灭菌后备用。常见的方法是气体熏蒸和高温消毒,一定要严格按照手术器械的材料性能和厂家要求来选择,否则将造成严重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2.5 保管 器械室由护理人员专人负责,专业管理,护士长督察管理制度。所有器械依次分层分类放置并标明器械名称,建立器械文档,保持柜内清洁整齐,便于器械的取用和保存。
总之,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系统、科学的管理保养有利于控制感染,提高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设备资源,充分发挥器械管理的作用。可见手术器械的管理保养工作非常重要,它们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
电话
微信扫一扫